奈拉,1992年出生,德国、意大利双国籍。2016至2017年在我校学习汉语,之后创办福蒂诺外贸进出口有限公司,把义乌小商品销到了俄罗斯、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后又拿到官方授权,把德国、意大利的商品进口到义乌,再通过义乌销往全国各地。
奈拉说:“义乌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这里有充足的货源,便捷的物流体系和一流的营商环境,是创业者最理想的选择。”
“义乌市场萌发了我最初的创业梦想”
201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奈拉从上海到义乌“游玩”,被国际商贸城琳琅满目的商品所吸引。“当时主要是逛国际商贸城,从一区到五区,看不完的各种商品,许多都是我喜爱的。”奈拉回想起当时在义乌市场的见闻,还是忍不住赞叹一番。那一次,她在义乌待了整整两个月,对这座国际化的城市和市场有了初步了解,萌发了她留在义乌创业的念头。
奈拉的父母在德国和法国都开有餐厅,在当地小有名气。得知奈拉要在中国创业的打算时,他们提出了反对,希望她回去接手生意。“我当时拒绝了父母的提议,并和他们作了深入交流,还是决定在义乌发展。”奈拉说。
奈拉很清楚,要创业成功,她必须首先解决两件事,一是学会汉语,二是尽快熟悉市场。“在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习的这段时间,无论是文化课程还是在生活上,都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奈拉说,“这所学校相比中国其他大学,很有办学特色,毕业生创业氛围很浓,而且老师上课也更注重实践,为我融入义乌这座城市,提供了很大帮助。”
奈拉会去市场熟悉每个店铺、每件商品,到了晚上,她额外给自己增加一些外贸类的课程,学着做生意。记不起是哪一天,一个德国朋友打来电话,委托她帮忙采购一批雨伞,“我告诉他,没有问题,并马上去市场采购。这就是我接到的第一笔订单,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奈拉说。
义乌速度就是市场竞争力
在义乌创业期间,奈拉也深刻感受到了“义乌速度”和“义乌效率”。“比如,我在微信上就能办理境外人员住宿登记申报,不用跑到辖区派出所。”奈拉说,“只要通过微信把相关资料拍照上传,就有相关工作人员上门核实,既方便又安全。”
同样令奈拉没想到的是,义乌有关部门在办理证照手续时效率也很高。2017年,当她向义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窗口提交开办公司的材料后,只用了短短3天时间,就收到了可以去取营业执照的通知。
在奈拉眼里,义乌政府办事高效不仅仅体现在这两个方面,还有海关的24小时全程电子化通关、转关;随时随地一部手机,不用去市场,登录网上国际商贸城———“义乌购”就能找到相关商品下单、采购;货物搭乘“义新欧”中欧班列,最快18天左右可达欧洲。一项项便捷举措,让奈拉在义乌奋斗的信心更加坚定。在她的生意经里,“速度”就是商机,就是市场竞争力。
2019年2月,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管委会挂牌成立,正式开启“对标自贸区、干实试验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高水平高质量建设世界‘小商品之都’”的新征程。因此,奈拉觉得义乌的前景更加广阔。
“扎根义乌成就我的世界梦”
“我跟她认识至少有两年的时间了,她经常来我店订购雨伞,而且都是中高端产品。”在市场经营户陈婷婷眼里,奈拉是一个非常讲诚信的采购商,并与其成了合作伙伴和朋友,携手共同开拓市场。至今在奈拉的办公室,还存放着第一个客户订购的样品。公司成立以来,奈拉依靠自身的勤奋和义乌的先天优势,顺利地打开了销路,把大量商品销到俄罗斯、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平均每月要发4个集装箱,从而在义乌站稳了脚跟。
设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五区的义乌中国进口商品城,汇集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万余种特色商品,是海外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平台。2019年奈拉开始义乌中国进口商品城考察。“我也时常在这里采购意大利的商品,价格也与意大利原价差不多。”奈拉说,意大利进口的服装鞋帽、日用洗涤品及红酒等产品,很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这对她来说也是一个商机。之后,奈拉顺利拿到官方授权,把德国、意大利的商品进口到义乌,再通过义乌销往全国各地。
2019年9月13日,在世界义乌人大会上,奈拉作为在义外国青年创业者代表,与在场的800多名参会者分享自己在义乌的创业故事。
在义乌,奈拉不仅收获了事业,也拥有了很多友谊。经商之余,奈拉经常会跟朋友去骑行,还参加过义乌国际马拉松比赛。“参加类似的活动,既可以让自己的身心得到锻炼,对自己的品格来说也是一种提升,青春的靓丽在于拼搏。”奈拉说,“在义乌待久了,就把这里当成了家,现在回德国,我反而更像是去旅行,在那儿待了没几天就想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