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学院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积极响应学校“四说”教研交流展示要求,12月20日上午,我院陈旦老师在国际教育交流中心312进行《中国经济》课程思政示范公开课。学院外聘教师代表参加课程观摩。
课上,陈旦以“奔跑在‘一带一路’上的中欧班列”为主题,让国际学生通过从义乌西站出发的“义新欧”班列了解“一带一路”倡议与“中欧班列”。今年恰逢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以“义新欧”为代表的中欧班列翻越山河,来往欧亚大陆,连接中国与马德里、俄罗斯、土耳其等19条运行线路,辐射50多个国家和160多个城市。列车数量从第1列发展到1000列、3000列、5000列、6000列,“钢铁驼队”续写着古丝路的新故事,承载着“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奏响“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新乐章。学生通过铁路货运、海运、空运优劣势分析,了解铁路货运成为国际长途货物运输首选的必然性。乌干达学生阿依达说:“我在义乌快三年了,我真的不知道义乌还有这样的火车,也不知道义乌还有这么特别的火车站,我真希望有机会去那里亲眼看看,参观一下。”学生们对中国提出的“互利共赢”的理念都很认同,希望自己毕业后也能加入到国际商贸合作的队伍中。
据悉,《中国经济》是中国概况类课程体系中的重要课程之一,是国际学生思想育人的重要抓手。国际学生通过该类课程的学习理解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读懂今日中国、了解中国发展、学习中国经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情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建者”、“一带一路”倡议成果的“共享者”、中国国际传播的“共鸣者”。我院非常重视中国概况类课程建设。

(审核 吕君 编辑 陈彦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