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杭州第19届亚运会男足小组赛期间,米卡一次次和朋友从义乌来到金华市区,为在金华比赛的吉尔吉斯斯坦足球队加油。作为一名观众,她感受到了热烈的亚运氛围;作为一名商人,她也感受到了火热的亚运经济。

1992年,米卡出生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她与中国的缘分源于一次家庭聚餐。“在饭桌上,几个在中国做生意的表兄不时用汉语交流,我才知道还有这么好听的语言。”米卡说,当时就决定要学中文。而且,在吉尔吉斯斯坦,“中国制造”很受欢迎,她想去中国看看。

大学毕业后,她决定到中国闯一闯。2016年3月,米卡如愿以偿进入义乌工商学院学习商务汉语,她的“义乌之旅”就此开始。90后的米卡充满活力,适应能力强,没过多久,就与同学“打成一片”。在校期间,她开启“上课、去图书馆、逛市场”的模式,逐渐成为“中国通”。

从义乌工商学院毕业后,米卡创办了义乌市幂卡进出口有限公司,主营外贸业务。虽然规模不是很大,生意却做得风生水起。“只要有好口碑,生意自然就像滚雪球一样,慢慢地好起来。我的客人发展得好,我就发展得好了。”米卡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经营之道。经过3年发展,公司涉及的商品越来越多。出口的商品里,就包括体育用品。

随着杭州亚运会的到来,义乌享受到亚运经济的红利。据义乌海关统计,今年1至8月,义乌体育用品出口50.8亿元,创近5年来新高。其中,1至7月义乌对亚洲国家体育用品出口14.2亿元,同比增长12.7%。赶订单、忙交付,透过体育用品商户的忙碌日常,我们可以看到义乌“亚运经济”的火热。

“我带着梦想来到义乌,在义乌学会了中文,走遍了义乌国际商贸城。义乌市场的货物、物流、商贸服务,让我把生意做到了世界各地。感谢义乌这个第二故乡,让我梦想成真。”米卡说。

新闻链接:https://share.jcy.jinhua.com.cn/c/231018/ARTK9pcTZ8OoMPBSqR.html?id=1474285




上一篇: 中国报道:浙江农林大学和义乌工商职院国际学生国情教育名师工作室联合举办专题讲座,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

下一篇: 央视新闻:丝路画卷·青年说 米卡:中国成就了更好的我